9月19日,2018年中国技能大赛——全国家具制作职业技能竞赛浙江东阳赛区选拔赛在东阳中国木雕城国际会展中心开赛。本次选拔赛由浙江省家具行业协会和东阳市人民政府主办。
中国家具协会专家委员会副主任陈宝光、浙江省家具行业协会名誉理事长蒋鸿源、浙江省家具行业协会执行副理事长兼秘书长马志翔、东阳市委副书记、市长姚激扬等有关领导出席了此次选拔赛的开幕式。
据介绍,2018年中国技能大赛——全国家具制作职业技能竞赛是国家级二类竞赛,全国设浙江东阳、福建仙游、江西南康、河南清丰、山东宁津、河北涞水、云南昆明、江苏南通、广东深圳、广州番禺、广东新会等11个分赛区。各分赛区选拔出来的优秀选手将进入全国总决赛。
竞赛内容包括理论考试和技能操作两部分。来自全省的134名优秀木工和东阳的12家红木家具企业分别派出团队参加了此次竞赛。本次比赛工种为手工木工,重点考察选手的榫卯家具制作能力。比赛内容以《手工木工》国家职业技能标准中的高级技能(国家职业资格三级)为基准,在8个小时之内,手工制作一条孝悌小方凳,以展现自己的榫卯家具制作能力。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评选结束后,比赛胜出者将获得“全省技术能手”、“浙江省家具行业技术能手”等荣誉称号,并代表浙江省参加全国总决赛。
“孝悌小方凳是所有家具中制作难度最难的种类之一,涉及众多榫卯构造,因南北通用,也代表着正统。”中国家具协会专家委员会副主任陈宝光解释,榫卯是中国家具最精华、最基础,也是最有特色的部分。“小方凳,虽然听着很简单,但我们还要通过表面光洁度、坚固程度、对角线、尺寸精准等多方面考量。”陈宝光猜测,尽管比赛长达8小时,“估计也有人完不成。”
同时,今年为了增加对人才能力的考验,浙江东阳赛区主动提出要增加难度,规定作品中必须包含9处榫卯结构才算合格,才能进入评委打分环节。对此,东阳红木办副主任陈君梁解释,“红木家具的精髓就在于榫卯结构制作技艺,手工制作相比现代化机器操作,具有‘牢、省、顺、妙’四个特点,具备极高的市场价值和收藏价值,因此无论是从传承工艺还是做强产业的角度来说,都必须在榫卯结构制作技艺上下足功夫。”
被誉为“中国木雕之乡”的东阳,是浙江家具产业的十分重要产业集群。东阳木雕已有千余年历史,高端人才荟萃。现有亚太地区手工艺大师3人,中国工艺美术大师11人,浙江省工艺美术大师34人,中国木雕艺术大师21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东阳木雕代表性传承人3人、省级7人;高级工艺美术师等工艺美术专业人才1503人;家具专业人才1246人,其中认定手工木工职业技能等级610人,其中技师132人、高级工208人、中级工799人,认定家具设计职业技能等级107人。正是这些能工巧匠,造就了东阳木雕产业的辉煌。
去年,我省成功举办了“2017年中国技能大赛——全国家具(红木雕刻)职业技能竞赛浙江东阳赛区选拔赛”和“2017年中国技能大赛——全国家具(红木雕刻)职业技能竞赛总决赛”,且东阳籍选手在总决赛中取得了优异的成绩,职工组参赛选手共30人,共有19人进入40强,其中金奖1人、银奖2人、铜奖3人、优秀奖13人;院校组参赛选手共20人,前6名皆由东阳参赛者获得,包揽金银铜奖。浙江东阳选手的表现,得到了来自全国各地评委、专家的一致认可,进一步扩大了浙江木雕红木产业的品牌影响力,推进落实我国振兴传统文化产业,弘扬大国工匠精神。
近年来,浙江家具坚持“不忘初心,凝聚共识”的发展理念,进一步打开木雕文化优势向发展优势转化的通道,继续推动产业规范提升,传承浙江的匠人文化,吹响了“好家具,浙江造”的响亮号角。